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】7月14日至15日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此次会议是自2015年后中国再次召开的最高级别城市工作会议,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。
会议对我国当下城镇化发展阶段、未来发展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。具体来看,7个方面重点任务涉及现代城市体系建设、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、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等多个领域。
业内专家认为,在新的形势下,时隔10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从中央层面全方位部署城市工作,意义重大,彰显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,且本次会议明确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部署城市工作的多项重点任务,也为城市发展锚定了新的目标和方向。
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顾名思义是布局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。
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会议历史发现,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召开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分别在1962年、1963年、1978年、2015年和2025年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契合了一个很重要的时代背景。会议指出,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
经过10年发展,我国城市数量已经增加至694个,2024年已有27个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,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7.3%提升至67%,年均提高1.1个百分点,而2021—2024年连续4年城镇化率提升幅度低于1个百分点,城镇化进程有所放缓;城镇人口也由2015年的7.9亿人增加至9.4亿人,每年城镇新增常住人口超1600万人,而2021—2024年年均增加1033万人。
“从增量到存量,从物质增长到关注人的需求,从重视项目、投资和经济,转向城市的社会治理,这是城市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的巨大转变。这种转变的顶层部署很早就开始着手落实,但由于各种原因,转变的难度很大。从这个角度讲,这次会议既是动员会,也是部署会。”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。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,此次会议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历史阶段做了一个重要判断,这是做好城市工作的重要背景。
“‘稳定发展期’‘存量提质增效期’的提法,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当前市场新需求和新的市场结构。”严跃进表示,比如,当前房地产领域已经持续在研究消化存量土地和房屋,这就要求各地重视各类资金和金融政策,更好盘活存量,更好促进市场的向好发展。
发展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
在上述背景下,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,其中多个内容受到广泛关注。
会议指出,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。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,发展组团式、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,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
李宇嘉表示,当前城市发展的现实是,大城市虹吸其他城市,大城市中心区资源、人口、产业、就业等过于集中,地级市同质化发展,产业基础弱,县域人口整体外流。“现代化城市体系,必然是大中小协调发展,不同类型城市都有承载力,不同人群都能找到适宜的工作生活空间。”
他认为,要通过规划的、市场的力量等,疏解大城市过密人口、产业,在不同区域合理分布,特别是大城市要组团式、网络化发展,实现职住交平衡、产城融合,这样才能释放城市新的增长动力。
“城市更新”写入总体要求
此次会议在总体要求中强调要“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”,同时会议提出“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”,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到城市更新的重要发展时期。
城市更新行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、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,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、打造经济新业态的重要环节。
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“城市更新”以来,我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,2024年,全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,完成投资约2.9万亿元。
今年以来,中央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设计。5月份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,提出到2030年,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要取得重要进展,城市更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,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。
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,本次会议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,也有利于放大城市更新在稳投资、扩内需方面的作用,未来相关部门将落地更多配套政策,地方政府也将深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,在此过程中,政府完善相关举措鼓励多元主体参与,更多政策加持也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的机遇。
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
会议还指出,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。坚持人口、产业、城镇、交通一体规划,优化城市空间结构;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;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,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牢牢兜住民生底线。
严跃进表示,此次明确宜居城市的导向,尤其是坚持人口、产业、城镇、交通一体规划。这个提法从房地产角度看,实际上就是“人房地钱”关系的优化。“举个例子,目前在优化市场保障的功能和体系,很多保障房也需要积极关注产业资源和人口诉求,提高保障房的建设质量和标准,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地方。”
陈文静表示,本次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”,可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。
“从行业角度来看,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包括完善‘市场+保障’住房供应体系、改革完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、建立‘人房地钱’要素联动机制、高品质住房建设、建立房地产协同监管机制等内容。”陈文静表示,本次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预计未来几年更多新模式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和实质性落地。
“好房子”将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重要一环
“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”也是本次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。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以绿色低碳为重要特征的“好房子”将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。
今年以来,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好房子首次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,成为好房子的标准。
陈文静表示,各地在优化“好房子”标准、规范计容规则、鼓励“好房子”建设、探索存量住房改造为“好房子”的路径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空间,预计未来在规划、土地、财政、金融等方面将有更多支持性政策落地。
此外,会议特别强调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,要求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,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”。这既延续了上一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“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”的要求,但更为细化、具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会议还强调,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,并要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、模式、手段,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,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“这里的智慧城市,实际上也是对一些城市的运行模式做出了改革。以住房公积金政策为例,各地住房公积金的业务办理,就是得益于公积金智慧系统的建设,对于高效便捷促进有关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。”严跃进说。
责编:李文玉 | 审校:张翼鹏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翻翻配资-翻翻配资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开户-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